Monthly Archives: January 2018

Tenor Fan Jingma – Bio

Fan Jingma came to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as a prize winner at the Third Cardiff Singer of the World Competition in 1987, upon which Placido Domingo commented as “a tenor rarely heard in Europe during the past decade,” which was followed by the Silver Medal at the Second Rosa Ponselle International Vocal Competition (NYC, 1988), the First Prize at the Opera Index Vocal Competition (NYC, 1990), and the Finalist Award at the Luciano Pavarotti International Vocal Competition (Philadelphia, 1995).

After having graduated from the 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his native China in 1982, Fan Jingma stayed on as a professor of voice. He became a national celebrity overnight after winning China’s First Televised National Youth Vocal Competition in 1984. He went to Italy in 1987 and studied at the Conservatorio Arrigo Boito di PARMA, where he refined his bel canto technique under the guidance of Carlo Bergonzi, and then went on to the Juilliard School of Music to further his education in 1991 and studied with the famed tenor, Franco Corelli, from 1992-1993 while in New York. Continue reading

男高音 范竞马 – 简历

范竞马在1987年英国第三届卡迪夫国际声乐比赛中荣获水晶杯奖(男声组第一名)并由此举世闻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为此而誉他为“近十年来在欧洲罕见的男高音”;此后他又连续获得第二届罗萨·庞赛尔国际声乐比赛银奖(纽约,1988)、纽约歌剧精粹声乐比赛金奖(1990)、和帕瓦罗蒂国际声乐比赛决赛奖(费城,1995)。

范竞马1982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随后入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继续攻读。荣获1984年中央电视台首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第⼆名使他在中国一举成名并于1987年赴意大利去追寻他的学习美声梦想。其间他就学于意大利帕尔玛威尔第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男高音卡洛·苯岗奇;(Carlo Bergonzi), 随即又于1991年赴美国纽约朱利亚音乐学院歌剧中心研习并于1992-1993年跟随世界顶级男高音佛朗科·科来里(Franco Corelli) 深攻美声唱法。 Continue reading

创立中国雅歌的音乐理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23日10:08 来源:中国作家网     高小立

就在从西昌出发的“嫦娥”登陆广寒宫的那一刻,记者也同时关注了36年前从西昌上路、走了大半个地球,已经很著名却在“雅歌之路”上又从头行走的歌唱家范竞马。

范竞马,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名字,认识或一般了解范竞马的人,都知道他是唱西洋歌剧的“海归”歌唱家,但真正了解他的友人才清楚这些年范竞马真正 的音乐世界。近年来,他不再频繁地露面于歌剧舞台或音乐晚会,而是在做一件“野心勃勃”的音乐事业,立志创立与世界乐坛公认的五大演唱流派——意大利的美 声(Belcanto)、德国的艺术歌曲(Lieder)、法国的歌唱诗(Chanson,也叫Mélodie)、俄国的浪漫曲(Romance)、英美 的音乐剧(Musical)并列的第六种艺术歌曲流派——中国雅歌(Yage-Chinese Lieder)。范竞马要填补一项国际音乐空白。

Continue reading

歌者范竞马:为了音乐选择漂泊

范竞马: 让雅歌走向世界                                                      

作者: 李悦

  范竞马生于重庆,从小跟随父母在四川凉山乡下长大。在身为老师的父母的熏陶下,范竞马从小就与艺术结缘,习提琴、学绘画,更受家中老唱片的影响,崇拜并模仿意大利美声宗师卡鲁索与吉利的歌唱。

  与在特殊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一样,范竞马人生的转折点是1977年的高考。那一年,他在报考志愿里写下了四川音乐学院。就这样,范竞马成为那年唯一被四川音乐学院在西昌地区录取的学生。

  1984年,范竞马以美声唱法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并从众多参赛歌手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名,这只被誉为“凉山里飞出的金凤凰”刹时名扬全国。同年,范竞马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沈湘,并在老师的引领下,获得了英国“卡迪夫世界声乐比赛”水晶杯奖(男声组第一名),这次比赛,更是让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留下了这样的赞誉:“近十年来,欧洲罕见的男高音。”

Continue reading

范竞马先生把中国的艺术歌曲命名为“雅歌”

来源: 范竞马吧

范竞马:所谓雅歌,“雅”是高雅、优雅的雅,雅歌和诗一样,是一种理想,演唱之前一定有一种追求,可能很远也可能很贴近,无法用语言形容。相反,文字很具象,什么都说得很清楚,但好的文字后面会有很多的延伸,这种延伸就要靠我们的想象力和我们的歌声来完成。我是学美声的,从小受意大利美声的熏陶。我的爸爸很热爱收藏意大利古典黑胶老唱片,在我不知不觉的时候,我的耳边就一直是这样一些声音:谢里亚宾、卡鲁索、吉利等等。这样的声音最早在我的内心奠定了我对声乐的一种审美,对声乐的美学追求。我觉得这样的声音美极了,当时虽然还很小,却感到很激动,觉得这样的声音就像我们中国古老的吟诵一样,让我的心很颤动,奠定了我一辈子要唱歌的基础。 Continue reading

与诗人欧阳江河谈雅歌

欧阳江河:      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谈谈中国的艺术歌曲,范竞马先生把它命名为“雅歌”。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德国有Lieder,在意大利有被称为bel canto的美声唱法,而中国在这之前只有所谓民族唱法。范竞马先生唱过歌剧,唱过艺术歌曲,唱过民歌,也唱过流行歌曲、音乐剧,他几乎把世界上所有的音乐样式都唱遍了,那么他现在要回到演唱我们中国自己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歌曲。按照我们传统的理解,好像怎么唱是预先被歌曲设定好的,有着声学上的假定性,范竞马先生在最近几年的艺术实践中,他是打破这个划界,采用跨界的方法把这些歌曲统一在他自己认为应该如何演唱的领域里面,并且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功。今天,我们一方面要探讨他所提出的中国雅歌的现状、来龙去脉以及历史根源、美学根底,还包括声学上的一些依据;另一方面,范竞马先生肯定会当场演唱。我写过一本书中提到“人只能听到他早已听到过的声音”。是说这个声音如果你没有听到过,就算这个声音再大,你的耳朵也在那,但是这个声音到了你的耳朵里面你还是听不见,这是第一个定义。其实范竞马的嗓子已经在那了,中国这些歌也早就写好了,被很多人唱过,不同的唱法也在那了,但是,用雅歌的方法,用范竞马的方法来唱这些歌,这是我们还没有听到过的,今天我们将依次领略。诗人艾略特说过:“很深的声音是听不见的。但只要我们在听,我们就是这个声音。”他并没有说,如果我们在唱,我们就是这个声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听比唱更重要,唱在更深的意义上也比怎么写一首歌更有意思。我认为范竞马在近几年的深度探索中,他在考虑通过怎么去唱中国已有的各种类型的歌来表达他对声音艺术的看法,而且这种看法里面把历史的、文化的,还有现状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他在这一领域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文化想象力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在这一意义上讲,我觉得这一历史使命非范竞马莫属!
Continue reading

范竞马的“雅歌”里有什么?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苏立华        2014-09-19 15:06:00        作者:苏立华

近来,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两三年前创意的“雅歌”突然火了起来,引起音乐界内外的关注。被关注了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议论。在今天的中国,你不好,别人看不起你,你好了,别人就八卦你,已经无法用好坏来形容这种心态和行为。对此,我一向提倡,承认它、面对它、回应它。在这些讨论和议论中,我就袒露一下自己对范竞马雅歌的认识和理解。

每个歌唱家都有自己的嗓音条件和声音特色,都有自己的歌唱方法、自己的音乐审美取向、自己的艺术追求。雅歌反映了范竞马的音乐艺术审美,也是他的艺术追求。 Continue reading